2019年索尼微單拍照記-那些走過的風景與拍過的照片(多圖預警) 從雲南到倫敦
今天離2020年只有幾天了。我在去年夏天買了一部索尼 微單相機,又在2019年元旦時在張大媽上寫了一篇使用半年後的攝影記錄,如今算起來都快一整年了。
2019元旦之前,我只在張大媽上寫過幾篇俄羅斯旅遊的記錄,大部分時間只搜搜想買的東西,看看值友們寫的使用體驗。
元旦之後在張大媽上開始寫「攝影記」這個系列,初衷是分享一點我覺得有用的拍攝技巧,也發發出門玩時拍的照片。
我使用的 器材 比較簡單 ,沒有全畫幅或是牛頭,只有一部微單apsc相機索尼a6300 。
上半年的照片仍是用16-50mm的套頭拍攝,下半年使用的是18-135mm套頭與適馬 30mm f1.4兩個鏡頭。
半幅相機,與最基礎的鏡頭,記錄日常生活與偶爾旅行中的風景。
這三個器材都非常“知名”,其中a6300甚至已經停產(而a6000好像還在賣),18-135mm和30mm我都寫過使用體驗,這裡就不附產品卡片了。
回頭看這一年去過的地方與拍過的照片,大部分是旅行時匆匆按下的快門, 一年裡拍的照片好像沒什麼進步哈哈,但回憶還是不錯的 ,挑一些作今年總結吧。
照片按地方分類,大致按時間順序排列,不過成都的照片可能會時間跨度大一些。
雲南
1月的時候去了一趟雲南,在昆明、大理、麗江待了幾天,現在電腦裡只存了處理過的照片(原片都另外保存了),這幾張是玉龍雪山的。
這不是我第一次上高海拔地區,最早一次是好多年前去帕米爾高原,遠遠地看過“冰山之父”慕士塔格峰,但這還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近雪山。雖然這個比起玩戶外的值友來說,簡直是幼兒園級別,但還是很興奮的。
麗江成名幾十年,可能大家會覺得太商業化。好多年前朋友們去麗江寫生時,就听他們說起這點。可能我要求比較低,在麗江的體驗其實很不錯。客棧老闆態度也挺好,沒遇上什麼不愉快的事情,倒是在大理遇過一點小糾紛。
1月的雲南陽光很好,和成都完全兩個感受。要是當時時間多一點就好了,可以去趟瀘沽湖。
北京
上半年去了一趟闊別已久的中國北京。這些年裡很少專門去,最近一次估計是從俄羅斯世界杯回國時,特意飛了北京去見見同學們,也很快就離開了。
下面這張照片是在太廟拍的,夕陽時分,太陽的餘暉與建築的紅黃感覺挺配的。
這一次又去逛了故宮,以前雖去過多次,但都是在單院長上任之前,如今變化挺大的,感覺開放區域就擴大了不少。
下面幾張照片是在太廟和國子監拍的。
也去了還未正式開放的首鋼工業遺址公園。
以及銀河SOHO
南昌
其實只算是路過,也就半天時間,只去了趟大名鼎鼎的滕王閣。
聽說好多年前曾經有過門票促銷,只要能背出滕王閣序全文。我自己試了一下……
“豫章故郡,洪都新府。星分翼軫,地接衡廬。襟三江而帶五湖,控蠻荊而引甌越。物華天寶,龍光射牛斗之墟;人傑地靈,徐孺下陳蕃之榻。雄州霧列,俊採星馳。台隍枕夷夏之交,賓主盡東南之美……”
然後就背不下去啦……
還是看看照片吧……
上面那張是站在滕王閣樓上,望向江對岸,應該是幾張照片拼接的,具體數量不記得了。
成都
成都的照片拍的時間比較雜,從冬天到夏天,有出去玩的,也有去漫展拍的。
今年最早的估計是這幾張公園照了,陪爸媽逛公園時拍的。
上面這張應該也是年初,在川大華西校區也就是原華西醫科大學。
下面幾張都是在網紅景點拍的,錦裡、春熙路、寬窄巷子、九眼橋,還有文殊院的照片。
7月去了一次在西博城舉辦漫展,拍了一些coser,拍的時候有些手誤,誤改了一些相機設定,拍了一半才發現。
倫敦
這些照片是在聖保羅大教堂外面和樓上拍的,都是用的18-135mm鏡頭。
下面這些照片是前幾天,在倫敦海德公園拍的持續到1月初的Winter Wonderland,相當於是一個聖誕遊樂場+聖誕市場。
我與朋友一起過去,原本以為不會太大,畢竟島國嘛,但去了之後驚了,面積應該是我預計的十倍以上!估計是我在小地方待久了,好久沒見過這麼大陣勢。
在這裡拍的照片不多,大部分時間在拍視頻。
對了,因為太懶,以下聖誕遊樂場的照片都是原片,沒做後期處理,用的都是適馬30mm f1.4鏡頭。
利物浦
先來一張11月的Bonfire焰火照片。
再來幾張夕陽。
夜晚
與街景
寫到這裡,恰好用上50張照片,將這一年看過的風景分享給大家。
拍攝水平有限,比不得網上大片,但整理的過程也是滿滿回憶。
謝謝各位讀到這裡的值友!祝大家新的一年過得開心!
發表第一條評論